近日,备受关注的美的创见大赛——人工电子感官公布了顺利晋级决赛的8强队伍名单,决赛将于8月中下旬进行线下比拼,竞逐冠军。
赛事组委会介绍,本次赛事,各团队解题方式百花齐放,方案涵盖了视、嗅、味等多个方向,设计方案上既有全新搭建的硬件平台,也有独立开发的软件算法,充分展示了人工电子感官的研发、应用前景。
酷炫!外骨骼将添加电子感官技术
在这个时代,科技创新不能再是单打独斗,而是应该是协同创新。顺利进入决赛的“青云团队”就是一个例子,该团队由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与西安交通大学的研究生共同组建。该团队技术负责人宋纪元表示,团队此前的研究方向更多是偏向机器人领域的,平时接触的更多都是力学方面的,在电子嗅觉方面了解得不多,所以算是跨界挑战了。
跨界挑战让青云团队在方案设计上有更大的创新空间。“我们不是用了这个领域里面的常规的技术去对液体进行检测。我们关注到比赛的一个宗旨就是非接触,那么非接触的话最好还是不要有距离的限制,所以就想到用图像去解决。”宋纪元说
据介绍,这个解决方案虽然没有在硬件上有很强的优势,但在算法上的优化也极大地提升了检测效果,对20种液体的识别准确率能达到97%,“希望这能给传统的检测方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更大的惊喜在于,他们通过将在助老伴行的研究项目上添加人工电子感官技术。“我们现在做两种,一种下肢的腿部助力,一种上肢的助力。”宋纪元说,通过这次比赛,我们未来的研究方向也受到启发,会加上电子感官技术,比如老人通过外骨骼助力去拿食物或者液体的时候,顺带可以检测食物的新鲜度,也可以辨别这是糖水、盐水还是纯净水,还可以辨别这个是否有毒等等。
交叉学科融合出最佳方案
另一支进入决赛的队伍“熊罴之士”由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工程系的师生组建而成。“熊的嗅觉是最灵敏的,所以我们希望能找到一个含有熊字的成语,刚好熊罴之士本身就有勇往直前的意思,所以我们就取了这个队名。”队长张禹娜介绍说。
“感觉本次的比赛内容是比较有意思的,它能把一些实际问题与传感器检测结合在一块,这也给我们的课题研究落地产生一些启发。”该队伍指导老师金涵教授说,“此前团队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做电化学气体方面的检测,也有一定的技术积累,目前应用得比较多的是在疾病的早期筛查领域。”
在本次比赛中,熊罴之士团队充分基于了多学科交叉的优势。金涵教授表示 “国内在交叉学科的研究方面还存在严重的不足,每个领域的专家只专注于自身的领域,而事实上最好的方式是将各个学科的优势结合起来,达到最终性能的优化。”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赛事还专门设置了特别赛道,针对在人工电子感官技术领域存在更高检测难度的物质,向全国科技爱好者征集检测方案。熊罴之士团队也向组委会提交了一份“冰箱食材新鲜度实时监测技术方案”,目前双方已建立密切的联系。
“五味杂陈”决赛难度升级
此次大赛是由美的集团与36氪联合发起,面向高校和全社会科技创新人才的美的首届科技创新挑战赛,共有184名选手报名,65支队伍参赛。根据评分规则,比赛结果将以电子感官综合形态、识别准确率、识别速度三个维度进行评判,最终评选出冠军队伍1支、亚军队伍1支、季军队伍2支等奖项。
(复赛评审现场)
据悉,决赛难度大大升级,比如通过电子感官分辨6种咖啡的原产地、风味信息,将液体稀释5000倍进行判别等。这种挑战性令进入决赛的团队显得很“兴奋”。
金涵教授认为,由企业主导的比赛功能性非常强,企业会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去制定相关的赛事规则或者是根据方案的价值来判定高低,这对研究团队来说是一种促进。“国内顶级高校的技术研究绝对部分具备前沿性,但国内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研发积累比较薄弱,无法很好地与顶尖高校的前沿研究成果成功实现完美对接。”美的集团在这方面表现了较好的前沿技术承接能力。美的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了“2+4+N”研发网络,建立研发规模优势,包括布局前沿技术,建立从先行研究到产品开发的四级研发体系。其中,位于研发体系“金字塔”顶端的美的中央研究院,聚焦中长期共性技术、前瞻技术研究及颠覆性产品平台创新。
宋纪元表示,由企业来主导的比赛,会更加贴近实际的应用需求,企业会针对实际的应用场景来发布赛题,“我们也希望自己的研究的东西能够落地。”此外,本次的参赛过程也能为团队后期在机器人领域的开发和研究方面做技术储备。“之前我们就有做过机器人检测水体污染的研究探索,刚好这次的经验能给项目带来一个促进作用。”他说。
随着赛事的不断深入,各个团队仍将展示他们的独特能力,美的集团也将一如既往和各团队紧密合作,一同探索人工感官在未来生活中的应用。